伴隨穩就業、保就業等利好政策持續施行,疊加拉動就業的積極因素持續積聚,就業景氣度逐步回暖,就業質量繼續提升。
近日,58同城、趕集直招發布了《2023年返城就業調查報告》,聚焦1990年-2004年齡段出生就業群體,通過對不同城市薪資水平的調查,對春節后返城就業的趨勢變化進行深度解析。
報告顯示,春節后近80%的工作者選擇繼續現在工作,而選擇換個城市換個工作的比例為6.1%。在春節后換城市的意向選擇中,選擇一線城市的比例達38.7%,其中北京高達24.2%,新一線城市中選擇南京市的達6.5%。從各城市月平均工資對比來看,一線城市中深圳平均薪資最高達萬元以上;新一線城市中成都、長沙月平均薪資最高。
深圳平均薪資過萬元
如今,90后、00后已成為職場主力軍。58同城、趕集直招發布的《2023年返城就業調查報告》顯示,在薪資分布上,1990年-2004年從業者群體,月平均工資為7304.7元,90后平均月薪資主要集中在5001-8000元,00后則主要集中在3001-5000元。其中,90-94年月平均工資最高,為9228.7元,其次是95后,月平均工資為7021.3元,00后月平均工資為5424.4元,可見薪資水平與工作經驗成正比,90-94年踏入職場時間更長,普遍薪資較高。
另外,薪資水平的高低與工作城市密切相關。其中,一線城市是大家普遍認為的“三高”城市 ,即房價高、消費高、薪資高。具體來看,一線城市平均薪資達9688.9元,深圳平均工資最高,達萬元以上,為10027.8元,其次為上海、北京與廣州。新一線城市的平均薪資為6671.1元,其中成都、長沙月平均薪資最高,分別為8426.4元和8287.5元。
在這幾年,職場人見證了疫情沖擊、行業劇變、裁員困境等一系列職場波折,都開始重視當下的工作機會,并普遍對現有工作較滿意?!?023年返城就業調查報告》顯示,57.0%的受訪者對目前工作比較滿意,90后非常滿意與比較滿意的比例最高,其次是00后,其中00后對工作非常滿意度的比例高于90后。當然,新生代職場人深知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他們更加追求生活與工作的平衡,在工作之外的空余時間安排中放松/娛樂與睡覺的比例最高,其次為學習、提升與照顧家庭相關。
80%工作者選擇繼續現在工作
從2023年就業市場走勢看,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和穩經濟各項舉措進一步落實,我國經濟繼續恢復,就業局勢將繼續保持總體穩定。但也要看到,就業總量壓力依然存在,這也是不少年輕人選擇繼續現在工作的原因。據報告調研,春節后近80%的工作者選擇繼續現在的工作,打算在現在城市換份工作的比例為11.5%,而計劃選擇換個城市找工作的比例為6.1%。00后選擇繼續現在工作的比例最高,春節后的穩定性高于90后。在春節后擇業狀態的調查上,新一線城市職場人選擇繼續現在工作的比例高于一線城市。
春節長假是部分職場人工作的轉折期,因此也有一部分求職者受到生活理念、薪資等因素的影響,選擇跳槽換崗或去另一個城市工作。報告顯示,上海、廣州、北京、深圳一線城市選擇春節后換城市工作的比例最高,新一線城市中,成都、鄭州、青島選擇春節后換城市工作的比例最高,春節后意向城市中北京、上海的比例最高。
盡管對一線城市生活成本太高的吐槽在求職者群體中一直以來都普遍存在,但是一線城市憑借良好的職業發展機遇、豐富的社會資源、優厚的薪資水平,仍然有著極高的吸引力。報告顯示,在春節后換城市的意向選擇中,選擇一線城市的比例達38.7%。其中,北京高達24.2%,上海位居第二達11.3%。新一線城市方面,選擇南京的達6.5%,其他城市方面,選擇石家莊的達6.5%,選擇南通的為3.2%。
報告顯示,90后、00后的理想生活均以“家人健康,簡單快樂”占比最高,但相較而言,90后在“有房有車”、“感情穩定,家庭溫暖”等家庭相關理想的比例高于00后,而00后則在“自由自在”的理想比例高于90后。
薪資是永遠繞不開的職場話題,在未來期望薪資方面調研發現,受訪者期望薪資為8001-10000元的比例最高,達38.4%;其次是10001-20000元,比例為25.3%。分年齡層來看,90-94年期望薪資以10001-20000元為主,平均期望工資達14090.6元,相當于當前工資的1.5倍,而95后與00后則多為8001-10000元,95后平均期望工資為11208.8元,相當于當前工資的1.6倍;而00后平均期望工資為9775.6元,相當于當前工資的1.8倍。
本文轉自于 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