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id="ivssv"></code>

    <tr id="ivssv"><label id="ivssv"><menu id="ivssv"></menu></label></tr>
    1. 港口空箱堆積如山 外貿出口何時恢復?

      港口空箱堆積如山 外貿出口何時恢復?

       

      集裝箱供給過剩,各大港口空箱堆積,緩解尚待貨運需求恢復

      上海,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圖:IC photo

        【財新網】“碼頭的空箱都堆滿了,現在很多都堆到太倉去了,這種景象很多年都沒見過了。”一名上海港碼頭操作人員近期向財新稱。不僅是上海,空箱堆積如山的現象正在廣州等全國各大港口上演。

        全球貿易降溫,空箱堆積在各大港口、港外堆場及集裝箱制造廠。全球集裝箱交易平臺Container xChange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第6周(2月5—11日),上海港的40英尺集裝箱CAx(集裝箱可用指數)高達0.64,已經連續11周在0.6上方。

        CAx指數可以量化全球主要港口的集裝箱可用性。當CAx的數值大于0.5時,表示集裝箱設備有剩余,而低于0.5時則表示設備不足。在疫情下“一箱難求”時期,上海港這一數值曾長時間在0.1下方。

        一名大型貨代人士告訴財新,2022年四季度以來,空箱回流量總體高于重箱出口量,導致中國主要集裝箱樞紐港普遍存在空箱堆存壓力。目前,全球閑置集裝箱運力占總運力比約6%,也有一些閑置船舶滿載空箱漂在錨地。

        一名馬士基航運人士稱,公司已將一些閑置的中型集裝箱船變為浮式移動空箱平臺,除了用來存放空箱降低堆存成本外,也可以方便在各個港口間調撥空箱。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首席信息官徐凱告訴財新,空箱堆積的現象是全球性的,近幾個月,上海港、青島港等出口樞紐港40英尺集裝箱CAx處于0.6~0.7區間,北歐安特衛普港、北美洛杉磯港等進口樞紐港該值則幾乎始終在0.8上方。歐美消費地港口空箱堆積情況仍超過國內港口。

        集裝箱過剩是導致空箱堆積的重要原因。航運咨詢機構德魯里在2022年7月發布的報告中稱,2021年,在狂熱集裝箱海運市場行情下,全球生產了超過700萬標準箱的集裝箱,是常規年份的近3倍,全球集裝箱已經嚴重過剩。

        徐凱說,疫情下碼頭擁堵、倉庫爆倉,集裝箱周轉速度放緩,集裝箱海運市場“一箱難求”,2022年以來供應鏈擁堵逐漸緩解,集裝箱周轉加快導致集裝箱過剩。德魯里估計,2021年每個集裝箱平均升降18.1次,而2020年為19.2次,在2010年代約為19.5-20.6次。2023年,集裝箱平均升降次數將恢復至2010年水平。

        一名集裝箱航運公司人士對財新稱,當前全球集裝箱規模超過5000萬標準箱,集裝箱過剩比例應該超過10%。

        此外,外貿低迷也是中國港口空箱堆積的重要因素。2022年下半年以來,受疫情、俄烏沖突、通貨膨脹、歐美庫存高企等多重因素影響,歐美消費偏軟,導致全球集裝箱運輸市場需求大幅減弱,航運咨詢機構克拉克森預計全年集裝箱海運量為2.01億標箱,同比下降3.1%。

        2022年下半年以來,反映即期市場運價的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已經下跌約8成。上海航運交易所數據顯示,2月10日,即期市場上海到歐洲的20英尺集裝箱運價跌破1000美元至925美元,較2022年高點下跌88%;上海到美西的40英尺集裝箱運價為1293美元,較2022年高點下跌84%,均已跌至2019年四季度的水平。

        德迅物流人士對財新稱,2022年四季度集裝箱海運貨量形勢非常不樂觀,2023年1月出口形勢可類比與2020年2月疫情剛剛暴發、中國工廠尚未復工復產時期。

        徐凱稱,此前“牛鞭效應”導致的高庫存影響了2022年下半年的貨運需求,2023年中國春節與西方圣誕節距離較近,春節長假期前的貨運小高峰也未出現。傳統冬季貨運淡季與今年的特殊情況疊加,短期出口不景氣在情理之中,但這并不是導致空箱堆積的核心因素。

        “牛鞭效應”指供應鏈上的信息流從最終客戶向原始供應商端傳遞時候,由于無法有效地實現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漸放大,導致了需求信息出現越來越大的波動。

        一名集裝箱航運公司人士告訴財新稱,由于全球集裝箱貨物進出口的不平衡,貨物進口國需要大規模調出空箱,而貨物出口國需要調回空箱裝貨。一般在集裝箱海運淡季,貨物出口國發運貨量減少,調空回來的柜子仍在正常安排,會造成淡季港口積壓空箱。

        正常情況,各集裝箱航運公司會借機春節長假調配更多空箱到中國港口,以防止節后貨量增長后出現缺箱問題。前述航運公司人士說,今年空箱積壓的現象比疫情前突出,也在國外空箱堆存費用更高,航運公司普遍傾向于把集裝箱帶回亞洲貨物出口國。

        集裝箱空箱堆積情況緩解尚待貨量恢復,徐凱對未來的貨運需求持積極觀點。據他觀察,國際的動蕩局勢不會再加劇,一切生產活動會加速恢復,因通脹加息抑制的消費需求不可持續,而歐美的高庫存也將逐漸以消耗。“相較2022年下半年,2023年的貨運市場將會穩中向好。”

        一名貨代資深人士說,一般在春節后(大年初一)45天后,集裝箱海運市場才會逐步恢復。2022年下半年以來擾動市場因素尚存,2023年至少要經過60天,即到3月20號再看市場恢復情況。

        盛威國際控股(中國)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王磊告訴財新,一般二季度工廠才開始忙起來,集裝箱貨運常規旺季在三季度,也就是說,工廠生產完成,集裝箱卡車和碼頭才逐步忙碌起來。公司最近都在忙于接待來訪的客人,客人下好訂單,工廠才能開始生產。

        全球最大的造箱公司中集集團(000039.SZ)2022年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其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43%—55%。公司稱,業績下降是因為:2021年同期業績基數較高,而2022年受地緣政治事件、海外通脹加劇及歐美大幅加息等因素的影響,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對集裝箱的需求逐步回歸正常,導致本集團集裝箱制造業務業績出現下滑。

       

      本文轉自于  財新網

      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才匯云網”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0條評論
      評論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AV高潮
      <code id="ivssv"></code>

        <tr id="ivssv"><label id="ivssv"><menu id="ivssv"></menu></label></tr>